混凝土是市政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之一,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质量。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做如下阐述:
1、混凝土原材
根据《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》CJJ-2008及设计文件的要求对混凝土供应商原材进行检查。依据混凝土配合比单对所采用的原材的批次、合格证、性能试验报告进行一一核对,确保混凝土生产的原材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。
2、混凝土生产温度的控制
混凝土从生产至施工温度控制是把握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,适宜的温度能够保证混凝土材料性能的一致性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,根据气温及相关原材气温利用热工计算推算出混凝土出机温度,对于特殊天气,可以要求混凝土供应商对混凝土生产用水进行加热,以满足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要求。
3、混凝土浇筑
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对其性能进行检测(坍落度、含气量、扩展度、入模温度),检测合格后方能浇筑,严禁通过私自加水调节混凝土性能。指派具有施工经验的操作工人进行浇筑作业,浇筑顺序为先底部最后顶部,从一端向另一端斜向分段、水平分层浇筑,水平分层进行浇筑的厚度应在30cm内。浇筑混凝土时尽量落低(垂直高度小于2m),以减小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。布料时避免将混凝土集中到在一个部位,从而出现振捣不实或蜂窝现象。当施工过程中出现此类现象时,应用插入式振动棒辅以捣固铲等工具使堆积的混凝土向两侧翻灰,同时用捣固棒振实该处混凝土直至不再下沉,不出现气泡,表面呈现浮浆为度。梁体混凝土连续浇筑一次成型,浇筑时间控制在5小时以内。各层及分段混凝土不得间断,并在前层或前段混凝土初凝之前,将次层或次段混凝土浇筑完毕。
4、混凝土养护
混凝土浇筑成活后,应及时养护,选用保湿法和塑料薄膜覆盖等方法养护。气温较高时,养护不宜小于14d;低温时,养护不宜少于21d。在冬季施工时,如现场有条件可以对混凝土进行蒸汽养护。浇筑完成后由于混凝土水化热的产生,内外部温差较大会导致收缩裂纹的产生,所以无论是夏季还是在冬季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都应加强测温、控温的工作。根据混凝土内部与表层,表层与环境的温差(控制混凝土温差不大于15℃)来确定混凝土的降温和升温频率和方式。混凝土测温可安排专人进行定时检测,大体积混凝土也可以通过先进的无线测温系统进行监测,混凝土浇筑前在混凝土芯部、表层埋设测温探头,浇筑完成后通过测温系统定时采集的温度数据,来控制混凝土温差。
5、混凝土拆模
非承重侧模应该混凝土强度宜为2.5Mpa及以上,承重模板混凝土强度一般要达到设计值100%后拆模,混凝土芯部与表面、表层与环境温差均不大于15℃,且能保证棱角完整时可以拆模。但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得拆模,环境温度低于0℃时,必须等待表层混凝土冷却至5℃以下方可拆模,在炎热或大风干燥季节,需采取边拆模边浇水(或涂养护剂),防止水分丧失过快。(经验拆模公式平均气温*时间=100)
6、混凝土修补
混凝土缺陷主要有:蜂窝、空洞、石子堆垒、局部零星破损、非结构裂纹等质量不良现象,其修补办法,除非结构裂纹外一般有以下两种:
1、采用混凝土修补的办法
先凿除缺陷部位及其周围不密实混凝土。作业时采用锤击钢钎一点一点凿,注意不要把混凝土打崩裂。欲在较光滑面上补浇新混凝土时,须将原混凝土凿毛,清理刷浆。浇筑新补混凝土的材料,如新补混凝土体积较大(大于0.1立方米)采用同构筑体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施工;若新补混凝土的体积很小(小于0.1立方米)或修补面积大、深度浅,则可酌情改为细石(5-10mm)混凝土或高标号水泥砂浆。
2、非结构裂缝的修补方法—凿补法
凿补法是先沿裂缝凿V型槽,然后以环氧树脂水泥胶粘剂封堵后,再用着色粉做表面修饰的裂缝修补。对于0.2mm裂缝的修补,见效较快。
操作步骤和要求:
第一步:开槽
A、用小锤及钢纤沿裂缝凿成宽14-17mm,长12-15mm的V形槽。
B、用毛刷及钢丝刷除净槽内浮渣、碎屑。
第二步:填补
A、用勾缝工具,预先把环氧树脂涂于槽内壁上,需静停15分钟,待其部分渗入结构体内,而后进行后续工作。
注意:涂抹要均匀,厚度控制在0.5mm以内,对于槽口外溢流物应及时擦去,以防弄污结构体。
B、用勾缝工具把配制好的环氧树脂水泥胶粘剂,抹入V形槽内,并在进度方向预留1mm,以便表面修饰。对于槽外应认真擦洗,待15分钟后进行着色处理。
第三步:表面修饰
A、将着色粉用抹子抹入槽口表面,将其赶平压光。
B、等24小时后,用砂纸沿补好的裂缝,将修补表面与梁面打磨平。
注意:着重对修补表面进行全面擦洗、清理。环氧树脂水泥粘剂从配制好后到使用完毕的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。
赵 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