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,一个新建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分为决策阶段、实施阶段和使用阶段,而我们市政工程施工,主要参与实施阶段中的施工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。施工阶段固然重要,但一个工程能否正常交付使用,必然要经过竣工验收和移交。徐州市区有些工程甚至把移交和工程审计,捆绑到了一起,没有把工程移交给相关单位,则不予审计。可见,能否顺利移交,关系到企业能否顺利拿到剩余工程款。
徐州市区的道路主体移交愈发规范化和科学化,这要求我们施工单位,除了施工阶段猛抓质量外,还要在最终移交前,查漏补缺,更加细致全面地检查与修补。
如今,徐州市区的道路移交,因过程质量控制与最终综合验收已经相当完善(包括第三方过程报验检测,以及最终各方,包含业主、交通、媒体等部门参与的综合验收)。所以,最终移交,业主及养护单位自然而然注重--道路主体的美观性、安全性以及实用性。
从业多年,本人也参与了几个工地的验收与移交,今天就简单的和大家交流下下新建道路(仅道路主体)的移交注意事项。如有疏漏错误之处,欢迎指正。道路主体移交暂且按照车行道、人行道及附属物三个部分来描述。
一、车行道
车行道包含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,常见问题较少。
1、道路起止范围内的安全性:
①是否存在未拆除围挡,布局是否合理。
②未开通部分,是否有警示标志与防撞设施,尤其桥梁工程。
2、路面沥青质量问题:
①因冬季施工引起沥青质量问题,比如表面油料散失、起毛粗糙。
②沥青综合验收后的芯洞处理。
③道路边角处的压痕美观性,是否平整,例如花坛头、无平石结构边、检查井等。
④移交前,保证沥青路面清洁无杂质污染。
3、路面有无积水:养护单位较重视,尤其预留出入口、路口及最低点处,冬日道路积水结冰有安全隐患。
4、路面井盖问题(徐州市区已经新成立井盖办):
①路面检查井井盖周围是否平整,若有错台,则可能影响行驶体验及存在安全隐患。
需要切除重做。
②井盖是否松动或异响,需加橡胶条稳固。
③车道检查井若部分位于人行道,则人行道部分需有防跌落措施。
④抽检井盖最基本的防坠网。
图一 交叉处井盖处理
图二 井盖周围严禁错台
二、 人行道
人行道问题较多,一条路主要问题都在人行道上,要求我们人行道施工时就要按规范施工,保证质量与美观。
1、人行坡道口:
①行人下坡口,与车行道高差应符合规范,应控制在1cm内,高差过大需拆除重铺。
②坡道口坡度不能太陡,否则影响美观与使用,太陡则需要修补。
2、盲道与止步点:
①盲道与止步点宽度符合图纸要求,尤其在障碍物附近,不能缩减宽度,可比设计宽,不能因切割不便,而达不到设计宽度。
②障碍物附近盲道与止步点设置布局应合理,不能全用止步点代替应有的盲道。
3、铺设材料:
①使用面包砖铺设的人行道,若移交周期过长,部分表面砼脱落掉皮,需更更换新砖。
②花岗岩铺设,已有细微的不易觉察的石材缝隙,开始出现明显裂痕,需破除。
③成品保护没到位,移交时出现铺设面破损、错台以及污染。
4、其他:
①若外侧地形与新建人行道高差过大,则存在安全隐患,则需有警示标志。
②人行道铺设,与挡块之间缝隙过小,不宜铺设时,则应砂浆抹缝,保证平整美观。
③人行道有明显障碍物的,如电线杆、信号塔及无法下降的检查井时,应有警示标志及防撞设施。
④人行道铺设时,在检查井、树池及结构边角等,应保证平整美观无瑕疵。
⑤移交前,人行道若被规划有共享单车、报社或其他设施时,应保证盲道的通畅。
图三 障碍物设置警示与防撞设施
图四 盲道宽度不能缩减
三、附属物及其他
1、平侧石材质与铺设:
①材质交差的石材,移交前出现原有缝痕扩大断裂,需更换。
②树池及道路挡块因后续施工,移交前出现下沉及歪斜。
③侧平石移交前被社会车辆碰坏倒斜,尤其花坛头及路口。
④侧平石路口及花坛头未采用定制石材,孔隙过大,应用相关材料勾缝,观感美观。
2、附属结构及其他:
①道路外侧结构,如挡土墙栏杆等。应保证外露面的棱角完整、立面整洁。
②人行道及车行道不得存放垃圾。
作者:刘培兴